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此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红船及其所承载的精神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对共产党人而言,它更是一个不朽的精神地标。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体现了革命先驱们在建党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决心与智慧。这种精神昭示着党自成立之初就怀有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先进性的源泉,也是承载中国革命壮丽与艰辛的不朽诗篇,激励着中国共产党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始终保持对人民的赤子情怀。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一部分,红船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支持,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党的历史和传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充分挖掘育人功能,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思想文化价值,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有助于挖掘课程的理论深度,还有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因此,高校要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船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中发挥导向、激励及凝聚作用。首先,要深化理论教学。在书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红船精神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可读性,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红船精神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发展脉络、时代精神与价值进行全面介绍。同时,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运用群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创新日常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确保红船精神的理论讲解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红船精神内涵,也要进一步将红船精神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使命担当,坚持听党话、坚定跟党走。其次,要丰富实践教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歌咏比赛等校园活动,加强其对红船精神内涵的理解,培养其家国情怀及创新精神;要依托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党的发展历程和光辉历史;要通过参观博物馆、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丰富的场所,让学生在重走革命道路、了解革命先辈历史事迹的过程中,增强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再次,还要加强社会实践调研。鼓励学生在社会研学活动中,切实感悟红船精神,在实践中锻炼能力,锤炼本领;引导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校园实践活动等机会,开展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调研宣讲、艺术惠民、志愿服务等活动,让青年在实践中磨砺坚强意志、练就过硬本领。
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要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课前准备。在课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兴趣所在,确保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将红船精神相关案例融入其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其次,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情景式体验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强化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再次,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定期组织基于红船精神的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分享成功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同时,构建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对课程作出改进和调整,构建优良教学模式。
创新宣讲服务育人体系,做好研究宣传工作。首先,要提升红船精神学术研究水平。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船精神不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优秀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高校要积极通过开展读书会、报告会、研讨会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宣讲活动,激发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兴趣,推动红船精神入脑入心入行,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普及。其次,要创新宣讲内容与方式。红船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学习党史的生动教材。高校思政教师要及时将国内外最新形势、党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纳入宣讲教学活动之中,运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红船精神涵养大学文化,营造学习红船精神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从红船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远大理想、秉承奋斗精神,在实干中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涵养学生道德情操、增强学生能力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将红船精神融入日常工作。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高校教师都要以身作则,在日常教学管理和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贯彻红船精神,为学生群体提供耐心细致的支持与服务,让红船精神进一步滋养青年学生成长。
加强文化浸润环境建设,构建文化育人格局。首先,要加强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高校要积极探索,将红船精神巧妙融入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将红船精神逐渐内化为个人思想文化素养的重要一部分。校园文化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高校要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等相关活动,邀请时代楷模、革命英雄后代和各行各业的先进工作者到校进行交流活动,也要鼓励师生积极探索红船精神的当代化表达,创作与红船精神主题相关的绘画美术作品、音乐影视作品以及舞台歌剧作品。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校也要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创作与红船精神主题相关的网络作品,增强红船精神在数字空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加强红色旅游协作机制建设。地方高校可与各红色旅游景区之间建立协作机制,规划如中共一大发起组成立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嘉兴南湖红船的经典红色旅游线路,促进红船精神的广泛传播,扩大伟大建党精神的社会效应和影响范围。地方高校还要加强与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合作与联系,如在浙江嘉兴的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革命启航地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强与南湖景区及南湖革命纪念馆的交流与合作,在加大红船精神历史资料和文物古迹推广力度的同时,将红船精神打造成为嘉兴乃至全国闻名的红色文化名片。再次,还要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和文化产业发展。要鼓励地方高校创作富有感染力的红色文艺作品,在满足情感需求的同时,以柔性的方式传达红船精神,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文化素养。同时,也要加强地方高校与不同媒体间的深度合作,通过专栏、报纸、网站、移动客户端等多种方式,为红船精神的宣传推广打造全方位的宣传系统,从而提高宣传教育活动的持久性、科学性、有效性,进而构建起一个全面覆盖、多维度互动的文化育人格局,深化红船精神的研究和阐释,也为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嘉兴大学;〈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红船精神与八一精神的历史耦合研究”〈项目编号: Y20214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