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践行“两个结合”推动非遗文化更好传承与发展

陈红霞 周 娅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两个结合”的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等,系统阐述了“两个结合”的生成机理、内在逻辑、基本要求、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也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遵循“第二个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只有做好“四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值凸显化”“价值品牌化”“颜值最高化”“产值最大化”,才能更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为推进文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加强价值挖掘,实现“潜值凸显化”

守正方能创新,守拙方能出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也是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社会形态折射,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守住文化的潜值,充分挖掘其价值。

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百年沉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见证。要本着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的态度,全面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精准管理、持续跟踪支持,守住其原生态肌理感,留住其承载的浓厚乡愁,让这份“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代代相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在大众心中牢牢扎根。深入研究。系统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摸清“家底”,汇聚专家学者等力量,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程,完善名录体系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阐释工作,让陈列在广袤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活”起来。专家学者之间要加强交流互动,充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思想的碰撞中绽放出新时代光芒。加强表达。把握各民族重要风俗、节日等时间节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深深植入广大群众的脑海中,进而引导其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队伍中;各地政府要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基地等,使其成为人们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的新场所,进一步增强民族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身临其境”中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之韵,进而将其内化为精神之力,提升文化素养,实现以文润心、以文育人。

丰富文化供给,实现“价值品牌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血脉和纽带,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凝聚人心、引领风尚的重要功能。只有持续丰富文化供给,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品牌化”。

推动场馆“提档升级”。文化场馆犹如“城市客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场馆的提升关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各城市要统筹博物馆、图书馆、城市书吧等资源,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场所建设,形成恬静厚重的“文化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发展的亮丽名片。推动创作“百花齐放”。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元素,针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与新需求,文化创作者要坚持走出方寸天地,厚植人民情怀,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在俯下身子、上云上网中,感受风土人情,感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以激发创新灵感,捕捉创作素材,打造出更多充满生活底蕴、饱含人间真情,且富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力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推动活动“好戏连台”。发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积极作用,引导人民大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示、传承活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与意愿,让更多人民群众参与进来、乐在其中,共述文化之韵、共享文化之美。

倾力打造项目景观,实现“颜值最高化”

“不悔梦归处,最是故乡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那一抹心间的乡愁”,还扮靓了家乡的“颜值”。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实现家乡“颜值最高化”才能联结民族情感,更好记住“那一抹乡愁”。

再现“古景观”。作为千百年文化的展示窗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古建筑、古村落、传统技艺等是劳动人民精神内核的重要体现。要对这些古建筑、古村落实施系统化、整体化保护,要让传统技艺逐步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有机融入人民生活,才能让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当下”,才能再现“古景观”,更好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立起为当地民众广泛认可、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设“新景观”。要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深度挖掘古道、古建筑、古村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把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文化旅游“新景观”。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强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实现“屏对屏”宣传,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遍访历史遗迹,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进而进一步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

发展文旅产业,提升“产值最大化”

文旅产业不仅能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能以文化自信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跨界融合,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的重要表征,在彰显出文化自信、传统价值和历史智慧及现实作用的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持续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加快数字旅游、线上旅游等新型文化业态建设,改造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态。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将其有效融入度假休闲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布局,避免同质竞争、“千城一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宣传推介,积极适应当代旅游需求,有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布局到文旅产业中,做到补短板、锻长板,攻难点、创亮点,着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构建以旅彰文的“非遗+文旅”新模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即以非遗技艺、非遗元素等作为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意来源,赋予文创产品时尚亮点,全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消费。坚持提升硬件和优化软件并举、提高服务品质和改善文化体验并重,着力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艺、特色民族节庆展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供给品质,加强旅游监管,推动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让游客满怀期待出门、满心欢喜返程,助力旅游消费活力充分迸发,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产值最大化”。

新时代、新起点,践行“两个结合”引领非遗文化传播,做好“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其实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现“四化”,创造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非遗新文化,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

--> 2025-01-11 陈红霞 周 娅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5721.html 1 践行“两个结合”推动非遗文化更好传承与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