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包玉玲)6月18日一早,李成花、白珍芳、闫英芳等十几位妇女,在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月牙湖村的温棚内外边说笑边务工。她们当中有些已是“奶奶”级别的务工者。宁夏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搭起的“黄金平台”,让她们不出远门,就可在家门口务工,并且挣钱顾家两不误。
“地还是自家的地,有租金,干活还要另给工资,每天最少120元。几分钟就能走回家,还能帮忙看孙子。”60岁的闫英芳是月牙湖村的村民,从去年开始有了新工作——在自家门口的日光温棚里务工。像她这样的妇女,月牙湖村有几十名。
月牙湖村是兴庆区最大的移民新区,也是兴庆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全村面积5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720.6亩,过去是以沙漠为主。在此打拼了30多年的农民苏志玉形容:“当时是一片大沙漠,三个大石头一口锅,一口沙子一口馍。”在他的记忆中,刚来时这里风沙吹得治不住,平时只能烙馍馍吃,吃不成面。
从2019年起,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的积极争取和国家有关部委、自治区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月牙湖村得到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项目的支持,建起21个日光温棚,主要用于种植羊肚菌、优质果蔬等一些特色农产品。“靠国际农发基金项目建起的日光温棚,就是给我们搭起的‘黄金平台’。”据了解,宁夏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在月牙湖乡计划总投资7200万元,其中国际农发基金贷款3479万元,宁夏财政配套资金3721万元,贷款由中央财政统借统还。
“我们这个大棚是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一所学校,希望能培养出一批懂管理会技术的新型农民,并且形成有带动性的产业链,吸引年轻人回乡务工,让这块贫瘠的土地走出富裕的人。”作为合作社的带头人,58岁的苏志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