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清晰蓝图和本质要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补齐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实困难,明确了顶层设计和实施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副产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农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城乡差距日趋缩小,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农民内生动力有效激活,强化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人才支撑。着眼于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应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提升科技赋能农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在传承和发展中提升农耕文明,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初心和使命。实践表明,优化种养业,鼓励、帮扶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扩大优质品种推广,提高专业化、机械化管理;开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模式,不仅提升了乡村一二三产业的附加值,更将农户的切身收益与乡村全产业链的发展紧密联结,以无形的力量促进了全民创新、全民创业良好局面的形成。要在发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挖掘和汇聚农业农村农民蕴藏的巨大潜能等方面下功夫。
“两个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大力实现乡村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最终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国家—社会”相统一的文明发展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就必须提振农民的精气神,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贯穿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全过程,有益于改善农村文化氛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的新期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和同构性,人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由人类和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以及其所在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命共同体。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要进一步强化乡村的自然资源管理,落实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制,重点保护好乡村的土地和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加大乡村林地和水源等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挖掘村落风貌、乡土风情、建筑风格、田园风光、特色产业等乡土文化新载体,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统筹乡村人居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农村居民既能享受公平的民生福祉和公共产品,又能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农”工作事关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加注重农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素质提升的科技需求,强化农村领域科技创新驱动,更好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进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有效供给,端牢自己的“饭碗”。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纾解我国农副食品及大豆等农作物进口来源地、进口通道较为集中的现实问题,消除在国际粮食贸易价格和渠道等方面被“卡脖子”的风险。总之,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为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持久稳定贡献中国力量,也为我国开展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生产、收储和减损能力,开展人道主义粮食出口,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执笔:丁海涛 王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