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数智化融合协同助推产业绿色转型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赋能,是我区应抢抓的关键性发展要素,有利于激发绿色发展新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打造智慧农业新模式。将数字技术深度嵌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提高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将“六特”产业实用性数字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作为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内容,加快建设一批“六特”产业数字科技创新中心与重点实验室,着力推动枸杞智能采摘设备、酿酒葡萄智能化植保与埋起藤装备、肉牛滩羊养殖场环控系统、奶牛精准饲喂设备、冷凉蔬菜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技术等自主研发创新。围绕“六特”产业的产业链布局数字科技创新链,探索“企业出题、高校接单、政府补助、协同攻关”的技术研发创新模式,依托农业企业建设数字农业技术装备示范试用基地,切实推动实用性数字技术转化落地,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提高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强化“互联网+”绿色制造。以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为主线,纵深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聚焦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监测体系,促进“互联网+”绿色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着力推广促进优化设计的专业设计软件,支持发展网络化、平台化、开放化的研发设计软件,促进多个细分领域绿色制造设计方案专家知识库的整合,加强绿色制造方案与生产设备的无缝对接,提升从设计方案到产品的转化率,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及能耗。支持制造企业对老旧设备的在役再制造升级,针对传统工厂/车间中老旧制造装备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支持企业对这些装备开展智能化升级,加快将老旧制造装备整合到智能化生产体系中的进程。加强绿色生产监测,通过加装各类传感器,建成产品生产工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智能监测网络,重点监测生产过程能耗、水耗、原材料消耗等强度,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强度,以及各类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通过智能监测推动生产工艺与过程的优化改进,实现绿色制造的持续演进。加快培育能够提供集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重点行业支持一批具有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的企业,集聚整合各领域的“互联网+”绿色制造技术、管理与模式,推动形成解决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绿色回收与处理等全生命周期问题的综合服务提供商,面向各行业、各领域提供“互联网+”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提升服务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深化“互联网+文旅”。加快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持续完善消费场景,引导阅彩城、悠阅城、新华百货等本地大型商业综合体大胆借鉴先进商业理念,加快数字赋能,打造一批智慧商圈,繁荣网络团购、体验经济等新商业,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统筹文旅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提升改造和高度融合,推进智慧旅游发展,加强资源、设施、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持续深化“互联网+旅游”,完善“云、网、端”智慧旅游设施,推动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和服务上云、用数、赋智。鼓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运用数字化存储、开发和利用技术,创作生产特色数字文化体验产品,支持景区运用数字技术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内涵,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等,提升旅游体验。建设一批数字孪生景区,创建网上“云游”博物馆、美术馆、文创园区等,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壮大数字视听产业,打造数字文化大IP。创新文化和旅游数据场景应用,借助科技手段,积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打造景区数字化自然生态空间、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文化演艺空间、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运用乡村动漫、短视频、直播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精品化、智能化文旅产品,推进乡村文旅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打造线上一站式乡村数字化服务,激活乡村振兴数字引擎。 (执笔:贺茜)

--> 2023-11-20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98442.html 1 以数智化融合协同助推产业绿色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