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在多轮转型升级中实现了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有效提高了行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智能财税正是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运行基础和驱动力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当下已成为我国财务管理领域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势。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财税管理可以在强大的数据、算法支持下实现从传统人力为主的管理模式到以智能大数据为主导的管理方式的转变。具体来看,智能财税包括财务管理和税务管理两大核心业务和职能,智能化改革后的财税管理打破了二者之间的壁垒,成功构建了一体化、协同化的财税管理体系,使其全过程更加高效、安全、便捷。正是由于财税管理已进入智能化时代,所以社会各界对于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在智能财税背景下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智能财税背景下会计人才的能力培养框架和模式,培养适应智能财税发展时代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已成为高校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层面——明确智能财税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框架
针对人工智能进军各行业的现状,以及会计行业面临的人才培养问题,扭转当前局面需通过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制定和实施会计行业人才的发展规划,为智能财税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供总方向和有力保障。首先,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文件,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全新的方案,明确智能财税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构建起会计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为会计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供主导方向和坚实保障。例如,2021年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了会计行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涉及了智能财税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政策,为新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其次,加强教育部署,深化会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实践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国家要在原有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强调会计专业教育与实践的融合,以能力框架为指引,构建新时代会计人才培养核心课程体系,持续加强能力提升和建设。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推动会计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国际化接轨,培养具有真才实学、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高校层面——创新改革会计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和方案
除了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为会计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需要高校落实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根据智能财税发展背景,重新定位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落脚点,改革和完善会计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和具体课程,引入和利用国内外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资源,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第一,创新课程设置。根据智能财税背景下社会对于会计行业的新要求,高校需适时对会计专业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可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如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会计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丰富教学内容,以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边界,全面提升其能力;开设与智能化财务系统相关的先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注重综合能力培养。除了传统会计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建设。高校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加强课程体系中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的衔接,利用各种教学、实验平台,培养学生的全方位技能,如依托社会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学术训练、前沿课程设计等,突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外向型的培养方向和策略,提升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第三,拓宽国际视野。高校可强化专业英语以及世界前沿课程设计,帮助学生掌握国际前沿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可通过出国访学,实现会计教育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且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比赛和交流项目,学习更多专业知识,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
企业层面——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
智能财税背景下的会计人才培养均需在具体的企业工作中检验成效。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是对会计人员在职业阶段应具备的知识、态度、技能等综合能力的要求,是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和评价的参考依据。会计人才的评价体系则是对会计人员进行评估的规范和方法,是发展会计人才的重要手段。关于企业建立和完善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参考国家和行业对于会计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特点、人力要求,制定适合企业的会计人才能力要求和发展方案,明确不同层级和岗位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以便更加激发会计人才的潜能,助力企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建立以能力要求为框架,以工作绩效为依据,以行业态度、专业能力等为重要评估维度的会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定期从多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水平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为其提供职业优化发展的建议,以保障会计人才综合评价体系有效性的实现。第三,建立适当有效的奖励机制。企业要将会计人才的能力评价结果与人才激励惩罚机制相结合,发挥该政策对会计人员的激励作用。如对优秀的会计人才给予奖金、各类补贴、升职等不同方面的奖励,鼓励会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常发生失误的会计人员给予扣除部分奖金、减少补贴等惩罚,督促其快速成长。第四,建立完善的培养机制。根据会计人员的能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提供多样化的培养途径,促进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升,实现职业可持续发展。如定期组织内外部能力培训,引导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学习更多知识;实施轮岗学习交流,帮助会计人才掌握更多技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智能财税背景下,在强大的数据、算法支持下,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发展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会计人员要继续维持在行业中的“位置”,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善和努力,国家层面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为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保障;高校层面应注重创新改革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企业层面应重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实现会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上述会计人才培养路径的设想和构建,相信在智能化时代发展背景下,会计人才能够更好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浪潮。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本文系2023年度河北金融学院《CPA税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课题编号2023-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