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六盘山又来新朋友

本报记者 李 锦 智 慧

六盘山里的金钱豹。 (图片由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提供)

金雕在空中盘旋、金钱豹巡视领地、蝮蛇在阴暗处伺机而动、蝴蝶与花共舞、鸟儿叽叽喳喳……盛夏时节,宁夏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物繁茂。

“我又拍到了一只特殊的鸟!再次刷新了宁夏鸟类新纪录。”5月19日,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红峡国有林场职工杨生文激动地告诉记者。

当日,杨生文在六盘山开展鸟类监测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只颈戴棕色颈圈、身着褐色外套的小鸟,小鸟在林间跳跃穿梭,胸染栗色纵纹显得很养眼。有着丰富观鸟经验的杨生文赶紧用相机给这张鸟拍了张照片。经专家确认,该鸟为棕颈钩嘴鹛,首次现身六盘山。

“这几年,我已经先后发现了‘破纪录’的鸟儿有4种了,包括黑眉柳莺、日本松雀鹰、琉璃蓝鹟、棕颈钩嘴鹛,真是让人高兴。”今年50岁的杨生文与山林打交道已经20多年了,4年前他从二龙河国有林场调到了红峡国有林场,2021年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了新鸟类品种黑眉柳莺,让他爱上了观鸟。“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不断发现的新鸟类是六盘山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见证。”杨生文说。

六盘山是我国32个内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因其地貌和气候复杂多变,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被誉为“西北种质资源基因库”。

经过几代六盘山林业人接续植绿护绿,六盘山森林覆盖率由1958年的27%提高至如今的60.1%,活立木蓄积量占宁夏的一半。

经过不懈努力,六盘山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生态功能显著增强。好生态不仅引来了鸟儿,更引来了金钱豹、林麝、金雕、红腹锦鸡、黑鹳、胡兀鹫、勺鸡、鬣羚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六盘山境内已发现的脊椎动物达411种,无脊椎动物3554种,高等植物1224种,这些丰富的物种资源在宁夏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六盘山林业局峰台国有林场场长黄君是有着20多年护林经验的老护林员,他先后管护过六盘山四分之一的面积,对于这些年六盘山环境变化,他的感受很直观。

“经过持续保护与修复,以前六盘山沿线的草坡和裸露的沙土地,基本已经恢复为天然次生林,华北豹、金钱豹、林麝等动物种群不断扩大,野生动物的出现率也显著提升,山里随处可以看见动物的足迹、听见鸟儿的鸣叫。”如今承担更多管理工作的黄君依旧有每天进山巡护的习惯。在他心里,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与人类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不同物种各司其职,一起维护着生态系统的稳定,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的本质就是破坏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

“保护生物多样性,摸清家底是前提。”固原市六盘山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双贵告诉记者,2022年至2023年,该局组织专业人员开展了六盘山自然保护区首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调查类群涵盖大型真菌、两栖与爬行类、昆虫、鸟类、哺乳动物、野生高等植物和植物群落6大类。最新结果显示: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现分布有哺乳动物64种,占中国686种哺乳动物的9.33%,占宁夏86种哺乳动物的75.29%;有鸟类347种,对比2020年出版的《六盘山鸟类图谱》新增147种,其中,新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2种;有昆虫3736种,其中宁夏新记录148种,六盘山新记录34种,与2010年名录相比,增加182种;有两栖、爬行类动物18种;大型真菌201种,高等植物1224种。

“这些丰富的物种资源在宁夏乃至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王双贵说。

--> 2024-05-22 本报记者 李 锦 智 慧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1039.html 1 六盘山又来新朋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