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法治文化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

唐伟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和摇篮,必须高度重视法治文化建设。但从现阶段发展现实来看,高校法治文化建设虽已取得显著成效,却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高校法治观念普及程度较低,师生法治意识较为淡薄;二是部分高校法治教育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环节较为薄弱;三是法治环境建设有待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推进和效果。因此,探析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培育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法治制度,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需要优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各个部门权责,加强民主监督,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其次,需要完善法治体系建设,形成以高校章程为核心的依法治校和依法执教制度体系,推进法律法规的实施与执行。再次,需要从法治的角度审视管理理念和制度,立足自身发展,积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高校现代化法治新路子。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全体师生法治意识。首先,需要将法治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使法治教育有效融入和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其次,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深入推进“互联网+”“AI+”法治教育,利用网络、多媒体等为学生开展教学,使法治教育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再次,开展法治案例教学,让全体师生在实际案例中感受法律的力量,全面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

深化法治实践,引导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开展校园法治文化活动,如法治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模拟法庭等,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师生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如开展法治宣传、提供法律援助、参观法庭监狱等,促使师生从司法实践参观和体验活动中感受法律尊严,加深对法治精神的理解。

优化法治环境,营造良好校园法治氛围。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载体,如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普及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其次,借助网络平台和数字技术,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交流活动,拓宽法治教育渠道。再次,高校要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机制,探索设立师生法律服务或援助机构,为师生依法维护权益提供咨询和服务,保障师生合法权益,促进校园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宿州学院基地;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的大学法治文化建设研究》〈SK2021A0711〉、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方法和策略研究》〈2022sxzz094〉研究成果之一。)

--> 2024-06-16 唐伟元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3998.html 1 以法治文化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