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演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日益凸显,对高水平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那些能够跨学科思考并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成为新兴数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校作为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亟须采取行动以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
数智时代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在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背景下,对传统商科教育的一种革新与拓展。该人才培养模式更侧重于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应用,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新经济形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新商科教育融合了数据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形成了综合性更强的专业体系,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通过鼓励其参与创业孵化、创新竞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市场洞察力。此外,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强调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培育有担当、有远见的商业人才。
完善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高校应紧密跟进数字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产业动态,科学规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确保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高度匹配,特别是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领域。首先,可构建开放化的生态系统,主动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设立企业导师制度、共建实验室、开展实习实训项目等方式,将企业实战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行业适应性。其次,可从学习结果出发反向设计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高校应将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贯穿于新商科专业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和评估体系中,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加大投入,提升教育资源、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育手段和管理模式的数字化水平;要利用虚拟实验室、在线课程、智能教学辅助系统等工具,创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度;构建由高校、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多主体力量组成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参与新商科专业建设、课程标准制定和人才评价体系的完善等工作,并通过定期举办研讨会、行业论坛等形式,增进各方沟通与协作,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与海外知名院校合作,开展交换生项目、联合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和实习的机会,拓宽其全球视野。
推动“商科+”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首先,课程设计应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将最新的商业理念、管理模型和技术应用融入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前沿知识。强化实践环节,如案例分析、模拟经营、实地考察等,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其次,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整合商科、信息技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课程,形成模块化、专业化的课程集群。在课程内容中也可嵌入行业认可的职业资格考试和企业认证培训,如CFA、CPA、PMP等,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能促进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的接轨。再次,要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真实的商业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和成长。项目可以涉及产品开发、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战略规划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如校园孵化器、创业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提高其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此外,也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如共建研发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学生可以获得一手行业信息,企业则能直接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强化“双师双能型”师资力量建设。“新商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即高校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同时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岗位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此,首先,要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对行业的认知,鼓励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实践,如兼职挂职、项目合作等,及时更新理论体系和实践认知,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校企双方也要共同制定教师招聘、培养、考核的标准体系,包括人才招录标准、新教师培养流程、企业讲师选拔条件以及专业领军人物的选拔机制等,以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其次,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即校内教师与企业精英共同指导学生,将最新的行业规范、技术趋势和工艺创新融入教学内容中,确保教育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再次,要吸纳来自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行业专家和高校学者,形成互补的种子师资库,并积极招募海内外商科领域人才,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本文系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双碳’背景下校企合作开展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