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朱桔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推进高校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见行见效的重要阵地。高校要把思政课程作为重要抓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因地制宜开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课程,把其中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好各民族交往交融、团结奋斗的故事,引导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另一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中,深入挖掘哲学社会科学各类课程蕴含的“铸牢”教育元素,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实践活动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见行见效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支教支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转化为自觉行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拓展实践平台和载体,组织学生参观民族院校博物馆、民族文化宫等场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坚定“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支撑作用。校园文化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见行见效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好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浸润作用,将“有形”的理论嵌入“无形”的课堂。既要利用校园走廊、橱窗、展板等形式立体呈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校园景观赋予“铸牢”教育的意义;又要运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校内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把各民族学生的先进事迹宣传好,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本文系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编号:NC24C255〉阶段性成果)

--> 2024-09-08 朱桔艺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33157.html 1 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