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车,满目黄沙,双脚踩在站台上,留下清晰的脚印。
眼前的景象,不知给从上海来的这位青年留下了怎样的“初印象”;也没人能知道,这位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高材生,能在这片黄土地上待多久。
唯有时间给出了答案——整整63年,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没有被眼前的景象吓退,反而更加坚定地走出站台。自此,他把毕生热爱奉献给了这片热土,用一支笔蘸满文采,将当时一穷二白的宁夏不甘自弱、奋力追赶的点滴变化悉数写尽,直至华发霜染、步履蹒跚。
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这是何其动人的青春之歌。
时光回拨一个甲子。
1961年9月,年仅27岁的朱以林站在银川火车站简陋的站台上。从繁华的上海坐车辗转几天几夜,迎接他的是想象之外的荒凉。这里就是他向学校主动申请要来的地方?朱以林跟随接站的同志一起来到贺兰山,登高远眺,一片平川:对,就是这里,塞上江南米粮川。
几个月前,复旦大学新闻系,正值毕业季。当同学们热烈地讨论毕业去向时,朱以林却陷入了思考。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号召有志青年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个看似文弱的青年胸怀满满的报国志,却因家庭原因迟迟下不了决心。家中5个孩子,前面4个都是姐姐,他是家中老幺,也是唯一的男孩。
独子远游,年迈的母亲能同意吗?
母亲的开明无疑给了朱以林最坚定的支持,他立即找到辅导员,表明决心,一路向西。
来到宁夏,被分配到宁夏日报社,朱以林如鱼得水。扎实的业务素养加上对新闻工作的极大热情,推动他跑遍了宁夏道道山川,见证了各行各业从起跑到加速的全过程,也将宁夏数十年的巨变用尽笔墨来定格。
如今回忆,30多年的新闻生涯快如一瞬,可走进回忆,很多“瞬间”惊心动魄。
1961年10月10日,朱以林在日记中写道:“在盐池县城坐上煤车去高沙窝公社,汽车在茫茫草原上奔驰,黄沙滚滚似波浪,飞起的沙子让人睁不开眼睛,天上的云彩急速向后移动……风刮得呼呼响,雨也下起来了,而且越下越大,用手帕包在头上雨水却流进脖子里。这风啊、雨啊,好像有意要考验我似的!这有什么了不起,看你能下多大雨、能刮多大风,你来吧,一点儿也不能使我气馁……这是红军到过的地方,来到这里多么光荣和骄傲!”
还有一次,他从泾源县去往隆德县采访,当晚他的日记中出现了这样的文字:“12月的宁夏已是天寒地冻。路过杨沟公社时天色已晚,只好在当地投宿,晚间与放羊的羊倌同炕睡。羊倌简陋的土炕上既没铺的又没盖的,羊倌盖着老羊皮袄,我盖上自己的棉大衣。到深夜,身子下面火烫火烫的,身上却是透心凉,我像翻烧饼一样在羊倌的火炕上烙了一夜……”
艰苦的环境丝毫没有影响到朱以林的工作热情,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观察、记录宁夏巨变之中,《蒲尚义靠养鱼成为冒尖户》《昔日黄河滩今日鱼满塘——陈袁滩乡成为吴忠最大的商品鱼基地》《老操心》等一大批有分量的新闻作品见诸报端,其中,《塞上宁夏食有鱼》还刊登在1995年3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
今年,朱以林已经90岁高龄,他对宁夏发展的关心、对《宁夏日报》的关注与63年前相比,丝毫未减。
9月12日,记者登门拜访朱以林老人,他家的门把手上,还插着一份当日的《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