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王崇彩 杜立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促进农民合作经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点任务。然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偏小、集约化程度偏低、产业链延伸不足等问题。对此,应从多角度施策,按照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路径。

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打响农业产品知名度。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涉及农产品从生产到营销的各个环节。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链相对成熟,但销售链却存在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通过多种形式增强竞争力,提升效益。一方面,搭建营销及交流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在营销平台中,通过线上产品购销、订单农业、电子商务培训等模块,经营主体不仅能够增强直播技巧与营销技能,还能在平台上实时查看产品信息反馈,进行有效沟通与调整,打造产销一体式的服务链。而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互间的交流平台,则有利于实现不同经营主体间的分享与学习,增强服务与带动小农户的能力,在建立本区域品牌经营主体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同时,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另一方面,处理好品牌创建与全产业链的关系。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快推进品牌强农,核心是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品,这需要依靠完善规范的产业链。反过来,良好的品牌与口碑是确保生产加工的农产品持续销售的关键。因此,经营主体必须协调二者关系,充分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以上游赋能下游,以下游保障上游。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全过程数字化转型。近年来,我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强,通过修筑沟渠、节水灌溉、购买大型农用机械等措施,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操作,但在部分农产品产量及质量提升方面,技术仍然不够成熟,且全过程的数字化程度较低。为此,要进一步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以技术创新提升现代化农业的内在动力。同时,与科研院所和农资研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结合生产过程中的“疑难杂症”,组建技术服务群、点对点突破难题,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场增收。另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对于传统农户,经营规模较大,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当利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土地托管服务,建立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化转型,经营主体不仅能够实时查看和监督托管土地的种植进度、作物长势和经营状况,还能与市场精准对接,实行季节性租种、分时段复种和共享耕作等多样化生产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另一方面,农户也能拥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带动多渠道增收。

挖掘绿色农业优势,大力推广循环农业。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的差异,充分挖掘绿色农业优势,进一步处理好经营模式与生产效益的关系;通过科学方法与专业指导,减少农产品收获、储运、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跑冒滴漏”现象,在减轻供给压力的同时,减少资源使用,助力实现“绿色增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保障经营主体种粮有效益、收入有保障,鉴于循环农业兼顾环境保护与高效生产的特点,这一新型发展模式应该被大力推广。发展循环农业,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譬如,通过回收利用畜禽水产粪污、增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开展受污染农田安全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等,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致富。

强化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壮大经营主体力量。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受地理区位、工作环境、教育医疗与住房等条件限制和农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慢等特点的影响,城市人才不愿意下乡发展产业,农村外出发展较好的人才也缺乏返乡发展的动力,导致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个不可忽视的缺口。对此,一是加强农科人才培育与引进工作,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譬如,推广“科技小院”这一创新模式,引导院校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实践学习,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农业人才素质,还有助于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成立科技试验站,鼓励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尝试参与品种研发、技术改良等创新活动,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化。二是支持外出务工者、优秀人才、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府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协调作用,农业部门也应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乡土人才,围绕种植、畜牧等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技术、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业农村政策等方面的授课和培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人才的务农管理能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本文系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2022cxcyjs031〉、安徽科技学院重点教研项目〈Xj2022167〉)

--> 2025-03-01 王崇彩 杜立辉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50768.html 1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