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底线任务。宁夏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如何毫不松懈抓好各项工作?
师东晖: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夯实脱贫成果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各种风险、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底气,更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举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国务院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监测帮扶效能,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宁夏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主持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师东晖:守牢返贫致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等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提升监测帮扶效能。通过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和帮扶干部走访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动态清零。对可能诱发规模性返贫致贫的新风险、新问题,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及时消除风险。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减轻基层监测负担,提高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二是强化产业、就业和消费帮扶,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提升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带动农户就近就业增收。加强消费帮扶平台企业和产品管理,制定规范性制度,构建权益保障机制,促进消费帮扶平台的提档升级。
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一是统筹政策和制度的并轨与衔接。统筹脱贫攻坚期的特惠性政策与乡村振兴期的普惠性政策,确保政策平稳过渡。对现有帮扶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保留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不适应新形势的政策,避免政策“断档”或“重叠”。同时,将低收入人口帮扶政策与防止返贫致贫帮扶政策进行衔接并轨,将帮扶标准、考核标准纳入统一的政策工作体系中来,提高帮扶的长效性和及时性。二是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制定分层划分标准和差异化的帮扶措施。比如,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应重点加强就业培训和产业扶持,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对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应强化救助式帮扶进行政策兜底。三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基本生活保障全覆盖。通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条件、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等措施,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防止因病、因灾等突发情况导致的返贫致贫,促进城乡资源的互享互通。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资产登记制度。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二是制定资产管理办法,确保资产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效益发挥。健全资产形成、确权移交、管护运营、收益分配等全程监管制度,将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低效闲置资产,进行分类使用和处置,确保资产持续发挥作用。三是加强对资产的监督和考核,建立资产效益评估机制。建立资产管理的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机制,确保资产使用规范、透明。将资产管理成效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定期对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要加强对资产使用者的培训和监管,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资产的持续增值效能。